既然解决了挂靠大问题,雇工等等约束就刃而解了, 接下来可以大展拳脚,姜宁想想都觉得兴奋得很。不过吧,扩大生产是第一要务,她还是先找个合适的厂房再说。 这个问题,她曾经和哥哥们讨论过。 她需要厂房,姜建设兄弟需要一个仓库做中转,兄妹三个一拍即合,打算找个靠近或干脆在一起的, 互相照应。 既然属意拉链厂, 那就先在拉链厂附近开始物吧。 拉链厂位置不错, 往南走大半个小时就是河运码头, 这个码头历史悠久,百余年来一直兴旺,因此附近留下了大大小小的仓库。 姜家兄妹看上的就是这些仓库。 既然建造之初是规划为仓库的,那么用料肯定上乘, 即使历经数十年风雨,依然很结实。屋子足够宽敞,墙壁也够厚,就算改做厂房,稍稍调整一下也就成了。 兄妹三人步行,二十分钟左右到地方,一看见这个仓库,姜宁立即点头。 两座格外高大的青砖房并排,看着得有十一二米高,两层的,每座面积有好几百平米,结构非常简单,里面除了几堵关键的主墙,什么胡里花俏的障碍物都没有。 仓库前面还有一个大院子,停七八辆大货车没问题,围墙也是青砖的,看着有些旧,但很结实。 从前很实用的中型仓库,现在姜家兄妹需求相似,同样也会使得顺手。 姜宁意的,这地方硬件适用租金合理,关键是距离西河坊也不算太远,而且最近这一两年,附近还就着码头衍生出了一个批发市场,她以后要是有了其他想法也方便。 兄妹三人都是利索子,既然看上了,那就立即拍板,当天下午,这个仓库就租下来了。 两间仓库,左边哥哥们用,右边就归姜宁。 厂房有了,接下来就得填充硬件,聘请人手。 这硬件头一个,就是纫机。 姜宁算算自己手上的动资金,由于购买了小洋楼和几千块钱木材,她手上现在能挪动的,大约有八.九千块钱。 这还是因为这年头房价很实惠,小洋楼售价就小几千,不然她可能会缓一缓再置办房产的。 姜宁翻了翻存折,八十年代很了不起的万元户,她花了几个月时间就达到,哪怕算上前期累计,也就一年多。 看着似乎很简单,但她知道其实不然。 这年头固然机遇多多,但想领先一步,眼光魄力缺一不可,而且最关键还的人脉关系,没人脉没关系,任你再聪明,最多也就当个小个体户,闷声发财,再想往上走,就受到诸多政策局限了。 改革刚开始这两三年,先富起来的无一例外都是关系户,头一拨就是各种二代,姜宁手上这万把块钱,在人家眼里不算什么。 不过吧,投胎这技术羡慕不来,姜宁对自己目前发展还是意了,新厂子规模大小,就看手头资金办事吧。 她斟酌一晚上,隔天就利索安排起来了。 一百六十块钱的蝴蝶牌纫机,先进三十台。 纫机票她一直攒着,姜红兵也帮忙留意,票是有的,这回挂了拉链厂的名头,走公家路线,中小批量购置也没啥难度,很快拉了回来。 就是厂房大的,虽就着几堵主墙分割出几个大房间,三十台纫机连一个房间也能没填。 先这样吧,有了第一个车间,第二个车间还会远吗? 这些事姜宁都是吩咐田斌去办的,她本人开店营业,同时还往店门外再次贴出招工告示,招聘手女工。 哪怕会使纫机的人比例不高,但耐不住西河坊人量大,告示上明确写了工资待遇,应聘的人不少,一天少则两三个,多则七八个。 应聘的活姜宁实在忙不过来,于是就给彭弘毅了,他打理加工场已经有一个多月了,很认真很负责,就算纫机没实际作过,也能轻易胜任考察手艺这工作。 他看人也有自己的一套,按照姜宁给的条件选人,不足一旬就招了三十名女工。 女工一被聘用,次就上班,后院那七台纫机连同原料仓库也一起挪了过去,方便统一管理。 姜宁这边非常忙,管理人手紧缺,姜红兵就把胡国川还回来了,赵向东许卫国介绍的那四个老战友早陆续到位,他那边人手充裕的。 多了一个人,姜宁立即轻松不少,她考虑了一下,留着田斌在店里帮她的忙,彭弘毅胡国川就暂时都放在厂子那边,等上轨道后再回来一个。 厂子从无到有,又招了一大批新女工,必须多放个人看着。 除此之外,作为第一批女工的石小兰等人,已经升级为小组长了,除了做好自己工位的活以外,还得顾及整个小组的进度与质量。 当然,她们是干得非常高兴的,毕竟升职加薪了嘛,管着一组五六个人,七人神采奕奕,走路虎虎生风,连上班得多步行半小时也毫不在意了。 彭弘毅胡国川打理厂子之余,已领着数十名女工开始生产夏装。 没错,就是夏装,现在已是新历四月末了,季接近尾声,装能供应得上店里销售即可,其余富余人手,立即投入夏装生产上去。 忙忙碌碌,新厂诸事堪堪打理停当,不过姜宁也没能歇口气,她腾出手来,开始培训店里新招募的售货员。 她在招聘纫女工的同时,也招募了六个女售货员。毕竟这时候的姜宁,应该总领全局了,门店需应格外注意,却不能困死在这里。 当雇工不再受限制,聘请店员势在必行。 售货员的要求比纫女工高多了,不求夺人眼球,但必须体貌端正,口齿伶俐,勤劳肯干,衣着不一定好,但得干净整洁。 反正夏秋冬,姜宁打算都给她们配两套工作服的,家境不好没关系,人不邋遢就成了。 店员是姜宁亲自面试的,二三十个应聘者选了六个,未婚已婚都有,年纪最小十八,最大二十四,教了几天已经能招待顾客了,十天半月后更加练。 就目前而言,她很意,观察了半个月,还在里面选了一个叫杜鹃的姑娘作为组长。 杜鹃虽然不是最伶俐的,相反她是最老实的一个。不过她有个好处,就是工作格外认真,分派给她的任务,不管大小多少,有没有人盯着,她一律仔细完成,有时宁愿耽搁一下自己的下班时间。 嗯,现在店里的营业时间已经延迟到晚上九点了,店员们分了三个班次,保证门店营业时间内,会有四个人同时上班。 不过就算杜鹃是组长,收钱柜也是不给她碰的,姜宁在店里就自己亲自收款,如果暂时离开,就由田斌接手。 以后摊子再大些,就聘请收银员吧,店里明码标价,再配置一套严谨的制度,也不怕收银员中私囊。 不过现在先这样了,姜宁折腾完所有事,已经一个多月之后了,她总算能口气。 闲下来后,她赶紧往娘家跑。 最近一个多月,她就匆匆回去了两趟,这一得空,不得赶紧回去看看爸妈吗? 到家的时候正好赶上午饭,姜母大喜,“宁宁,赶紧多吃点儿。” 她给闺女夹菜夹,絮叨两句,又招呼护着闺女回家的胡国川,“川子,你也多吃点儿,在婶子家不许客气哈。” “谢谢婶子。” 胡国川笑道:“婶子做的菜好吃,我得多吃两口。” 他说完还夹了菜使劲儿扒两口饭,不见外还十分捧场,哄得姜母眉笑眼开。 一个多月时间,厂子那边已经上了轨道,胡国川就调回这边,毕竟姜宁身边没人护着,不管是赵向东还是姜家人,都不放心。 现在她外出,田斌和胡国川轮跟着,剩下一个看着店里。 等饭吃得差不多,姜母给闺女舀了一碗鱼头豆腐汤,“宁宁,你说妈去帮你忙,你看合适吗?” 她有这个想法好些天了。 姜建设兄弟办好挂靠的事后,反而比以前闲了些,两人更早解决货行人手问题,姜母就一心一意惦记忙得不可开的姜宁。 父母见儿女辛劳,总是恨不得以身代之的,姜母也不例外,她早就生了去给闺女帮忙的念头,就是想起之前在姜宁店里看的那个招聘条件,犹豫的。 告示上说,十八岁以上,二十八岁以下,体貌端庄,还有勤劳肯干整洁之类的条件。 姜母勤劳的,况且给自己闺女看店,能不尽心吗?整洁没问题,就是那个年纪差太远了,年纪大了往时装店一杵,会不会影响店里形象呀? 她纠结一阵子,姜父忙碌也没发现,后来姜母和丈夫嘀咕,他就笑着说,你给闺女说说呗,合不合适不就知道了吗? 其实要姜父说,媳妇真是杞人忧天,小闺女铁定乐意得很呢! 果然,姜宁一听,立即笑道:“好呀,妈你来帮我的忙,那太好了。” 姜父姜母还年轻,让他们退休肯定不乐意了,好在儿子有货行,闺女有服装店厂子,两人干啥干啥。 不过之前货行人手更紧缺,所以老两口就紧着那边了。 现在姜母愿意过来,姜宁将有更多时间和亲妈相处,她当然非常高兴的。 还有一点,服装店的活比货行轻松不少,兄妹三人对此只有更加赞同的份。 姜宁搂着姜母胳膊,“想想我可以和妈一起上班 ,我就开心得很呢。” “妈也开心。”姜母笑得合不拢嘴,拍拍姜宁的手。 她已在合算着,要把闺女特地给她设计的衣服穿着才行,毕竟闺女开的时装店,老家带过来的衣服不能穿着上班咯。 “宁宁,妈去把衣服翻出来换上,等会就和你一起过去哈。” 望着母亲风风火火的背影,姜宁好笑,她妈也是姜家人的子,说干就干。 话说她其实打算下午就待在娘家的,陪着妈还顺带画画设计图,嗯,算了设计图今晚回家再画吧。 第66章 姜宁是顶着大雨下车的。 今天下午, 她和兴致的姜母回到店里,郑重给店员们介绍一遍,然后她就一边招待顾客, 一边给亲妈讲解店里各种事项。 姜母听得十分认真, 有不明白的地方还仔细询问,见亲妈兴致正浓, 于是, 本来打算今天早点坐后勤车回家的姜宁就改变主意了。 算了,晚点回家吧, 坐客车得了。 不想这客车走到一半路程,本来晴晃晃的天突然就了下来,大雨哗哗地下,还刮起大风。 真是喝凉水上牙了。 不得已,姜宁只得把两个巴掌大的包包顶在头顶,挤下了车。 啧,这雨水打在脸上还疼的哈! 客车马上关门开走,没了一边遮挡, 大雨夹着大风噼里啪啦刮过来, 哪怕姜宁低着头, 都有些睁不开眼, 她赶紧闷头往对面冲。 刚冲了两步,她就看见一双悉的军用皮鞋出现在眼帘,还有半截子橄榄绿军装长,不过现在透了, 变成墨绿。 这个男人的步伐,像赵向东的,而且会特地来接她的也只有他。 这个念头闪过,姜宁心里一甜,不过不等她抬头,一把大伞就遮在她的头顶,来人顺势伸出手臂护着她,身躯一转站在上风位,挡住了大半风雨。 “宁宁,咱们先回去吧。” 今天客车晚了点,赵向东等在军区大门口已经有半个小时了,客车迟迟不出现,他心下不焦急起来。 眯着眼睛眺望,一见客车在远处拐角出现,才大喜上来。 夫俩紧紧靠在一起往回走。jzFcbJ.COM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