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里的人都吓坏了,纷纷拿起锄头镰刀要追杀蛇,最后她带着身伤痕逃了。 听说几天后的一个晚上,蛇还回来找过方陀,问他愿不愿意跟自己一块到深山生活?方陀早已吓坏,自然是不愿意。 那条蛇顿时伤心的离开了,再后来不知为什么,村子里就开始发生了各种各样的怪事,所有孕妇生下来的孩子都是女孩,请了无数郎中,吃了无数药方都没有用。 而村里的男人也一个接一个的开始自残,自残的手段各式各样,比如用斧头砍掉自己的手指,用钳子拔掉自己的牙齿,用刀子割自己的胳膊。总之惨不忍睹,如同人间炼狱,村里人请来了道士,道士们都说是那条蛇作怪,却无计可施。 后来随着村子里的女人越来越多,男丁越来越少,村子也改名成了:人村…… 过了几十年,有一位云游四海的高僧无言法师听说了这件事,为了解救村子里的百姓,便主动圆寂,并留下遗言让弟子将自己的遗体做成坐缸身佛,埋在槐花树下,以镇气。 说来也奇怪,自从坐缸身佛埋入村子的那一刻,人村再也没有出现过男人自残的怪事。 男人会自残,这五个字瞬间让我联想到了昨晚自己和何永福的遭遇。 白老太爷叹了一声,低头说道:“可是近两年不知道为什么,村民自残的事件又开始发生了,去年是一个人,到了今年已经变成了三个人!” 这个故事并不算很恐怖,甚至还带着些许童话故事的凄凉,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。 突然我看见了白老板,灵光一闪的问道:“白老爷子,如果像你说的,村子里自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出生的全是女孩。 那白老板,是在这个村子里出生的吧?” 白老太爷看着白老板,眼神里闪烁出无限的疼:“小白是我从远房亲戚那儿过继来的,甚至连我都是过继来的,为的就是白家这一脉后继有人……” 听完整个故事,我断定作祟的就是那条蛇。 不过奇怪的是,白老太爷口中的是一条蛇,而我们遇到的却是三条,这当中肯定还有什么隐藏的真相! 我有种强烈的预,只有揭开了这些真相,才能找到坐缸身佛。 正当我茫之际,王薰儿带着清醒过来的何永福,还有村长夫妇一起来了白家。 看见王薰儿,我猛然想起了一条重要的线索。 她曾经说过,按照她得到的情报上记载,坐缸身佛被埋在了村口的一棵老槐树下,刚才白老太爷也证实了这一点。 可是,从我们进村到现在都没见到过那棵槐树呀。 “老爷子,请问故事中那棵槐树现在何处?” 我不习惯这种低人一等的说话方式,但没办法,谁让白老太爷就吃这一套呢! 白老太爷摇了摇头:“我打小就听过有这么一棵槐树,但从未见过。” 我听完和王薰儿对视一眼,不有些沮丧,唯一的线索又断了…… 从白老太爷家出来,我和薰儿、李麻子、白老板直接就上了山。 但凡有物的地方,必有灵出现。 昨晚那三个蛇灵就是在这座山上消失不见的,直觉告诉我蛇灵与坐缸身佛应该在一起。 沿着小路,我们很快找到了那块巨大的白石英石。我指着石头问白老板,为什么村民们要祭拜这玩意? 白老板告诉我,他也不明白具体是为什么,但从老一辈开始,谁家有个大病小灾的,或者家中诸事不顺,都会来这块石头前拜拜,至于灵不灵验,就没人说得准了。 李麻子是个急子,他见我盯着石头看个不停,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:“我说张家小哥,你怎么还盯着这块破石头不放?弟妹到现在都没消息,你就不着急吗?赶紧找那蛇灵啊。” 我装作没听见,转过身来,指着之前自己发现的那棵小树苗问道:“白老板,你知道这是什么树的树苗吗?” 白老板上前仔细观察了一下,非常肯定地点点头道:“这是槐树。” 我二话不说出斩鬼神双刀,划破了自己的胳膊,用沾鲜血的刀锋劈砍在了大石头之上。 现在我可以肯定,这不是一块石头了,而是被气包裹着的槐树桩! 槐树桩表面的年轮依稀可见,整个树桩约有两三个成年人环抱那么,深深的埋进了地底。因为整个槐树桩像得了白化病一样,加上常年受香火熏烤,我才误以为它是石头。 昨晚我的心神受到影响,差点跳崖自杀,也是拜这槐树桩所赐。 我的猜测显然是对的,当斩鬼神双刀的刀气打出去的那一刻,槐树桩里传来痛苦的哀嚎声。 凄厉的鬼叫声响彻天空,似乎要震穿人的耳膜。 我运起双刀不断劈砍,槐树桩被双刀砍过的地方,出了粘稠的血。 呜咽的哭声从被砍开的隙里倾泻出来,让人到无比绝望,每阵哭声都像是一枚银针,戳的人心脏剧痛! 白老板是我们当中最没有抵抗力的,哭声一起,他就脸铁青的捂住了自己的心口。 过了一会儿,他就受不住了,哇地一声吐出一口殷红的鲜血。 王薰儿和李麻子也被这哭声得烦燥不已。尤其是李麻子,像是被人扼住了喉咙一样,一张脸憋的通红,双手好像溺水的人一般胡挥舞。 这时山下传来了密密麻麻的脚步声。 “你们在干什么?”一声叫喊打断了我的动作。 我收起斩鬼神双刀,下意识的朝着山下望去,眼前的景象让见惯大场面的我也不有点怵了。 只见黑的一群手持锄头、镰刀、斧头的庄稼人,也就是人村的村民,从四面八方包围了我们,朝我们大喊的正是村长。 村民们个个面不善的举起了手中的武器,双眼通红地瞪着我们。 “立刻住手。”村长指着我的鼻子大叫道:“这可是我们人村的风水石,你敢破坏这块石头,我们全村人能把你剁碎了,信不信?”JZfcBJ.coM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