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听周瑜也这么说,他总算下了决心,打算抢在下雪之前,派人送曹冲去行在。 关于西征的问题,曹也和周瑜说了很多。 燕然都护府由美稷迁到燕然山后,为了减轻钱粮的力,兵力大幅度削减,常驻燕然山的步骑不到万人,其中还包括相当一部分向大汉称臣的属国兵。 随着中原的恢复,各种技术的进步,汉军兵力将进一步削减,三千装备齐全的汉军锐就可以维持对北疆的控制。裁撤下来的将士怎么办,是他这个燕然都护必须考虑的问题。 随天子西征,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之一。 曹收集了不少西域的消息,但毕竟不能亲自派人去收集情报,从过往商人口中得到的消息也真假莫辨,他希望周瑜到了西域之后,能和他保持联系,让他了解更准确的消息,做一些有针对的准备。 为此,他可以为周瑜提供一些便利,包括但不限于挑选一批能工巧匠随周瑜西行。 虽然这些工匠并不都是造船的,但触类旁通,肯定要比普通人上手快。 周瑜欣然答应。 数后,周瑜再次起程,带着曹给他的一些骑兵和工匠,一路向西。 曹冲随曹一起,为周瑜送行。 两个相差二十岁的俊杰拱手告别,相约在西域再见。 送走周瑜后,曹冲很快也辞别了曹、郭嘉,在曹纯亲率的百名骑护卫下,一路向南。 曹亲自为曹冲送行。 看着曹冲等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地平线上,曹一声叹息。 “父子一别,不知何才能再见。” 郭嘉笑笑。“都护何必担心,不出意外的话,十年之内,你们父子必能在西域并肩作战。” 曹沉片刻。“你这么有把握?” 郭嘉点点头。“不不诚,不能动人。诚之至,金石为开。天子知都护心意,必能成人之美。”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似异实同 建安九年,秋。零陵郡营道县,九嶷山舜帝陵。 刘协身着裁剪得体的窄袖劲装,负手站在一方巨岩之上,远眺南方。 不远处,就是传说中舜帝的埋骨之所——舜源峰,以及他的两个妃子——娥皇峰、女英峰。 时代久远,已经没什么真正的遗迹,所谓古迹都带着浓厚的汉风。 儒家文明强调慎终追远,对祖宗的崇拜深入骨髓,修陵是传统艺能,在华夏文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舜帝自然也不例外。 就本心而言,刘协对这一类新造古迹并没什么兴趣。 之所以到这里来,还是为了教化。 虽说九嶷山是舜帝埋骨之所,但附近的汉民却少得可怜,大部分人还是椎发文身的蛮夷。有人说他们是百越之后,也用人说他们和武陵蛮、江夏蛮一样来自益州,具体源,没几个人说得清楚。 刘协派人去采风,收集了不少古歌谣,也找到了一些古籍。但是很可惜,那些和图画一般的文字没几个人看得懂,只能和当地的祭司合作,希望能转译成汉语。 这些都需要时间和力,而刘协现在想的只是教化。 在深山里建学、建工坊,整治通,让山里的货能运出去,山外的人能走进来。 来拜祭舜帝,就是为了向那些信奉舜帝的山民表示,我们同同源,都是舜帝的后人。 为此,他身上穿的衣服都是融合了当地风格的新式衣服,而不是标准的天子礼服。 这一点遭到了不少守礼大臣的反对,但反对无效。 刘协本不想穿着那种大袖飘飘的礼服登山,哪怕这是真正的汉服。 好在大臣们也知道他的脾气,见他不见劝之后,立刻有人提出了相反的意见,认为天子教化蛮夷,理当入乡随俗,因时而变,不能拘泥于既定礼仪。 礼亦当因时而变嘛。 反对者表示不敢苟同,天子是朝廷的代表,正当示以汉家威仪,君临天下,怎么能向蛮夷学习? 儒生因此争得不可开,即使登上了九嶷山还没得出结论。 刘协当没听见,只关注眼前的大事:州。 南面就是五岭中的萌渚岭,过了萌渚岭就是州的苍梧郡,士燮兄弟的老家。 休整了一个夏天,又得到了人力、物力支援的孙策发动了秋季攻势,正沿着郁水,一路向苍梧郡治广信进。 在新任郁林太守曹昂到任,接过了稳定地方的重任后,孙策终于从政务中身,回到了他最擅长的战场,一路势如破竹,无人能挡。 与此同时,征南将军丁冲也率领万人,沿着漓水向南进发。 丁冲装备了不少新式战船。这些战船未必很大,却是新建的庭船官为适应地形打造的新船,既能运粮,也能运人,让丁冲的进军变得更加便捷,不用再担心后勤补给不足。 不出意外的话,州的战事很快就要结束了。 同样,不出意外的话,为士燮求情的奏疏也快来了。 只可惜,形势不同,这次求情不好使了。 想到这一点,刘协嘴角挑起一抹不屑的冷笑。 侍中沮授站在不远处,正与讲武堂祭酒虞翻说话,两人争辩着什么,看起来分歧还大。桓阶拱着手站在一旁,面带微笑,却不说话。 “他们在争什么?”刘协问道。JzfcBJ.cOM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