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7章 入 石仲魁这番道喜的话,声音有些大,贾家众人顿时恢复了笑容。 可惜贾政没听出‘皇恩浩’的暗示,是让他进向皇帝谢恩后,别亲自去龙首,而是用上表的模式去谢太上皇。 即便真害怕太上皇问罪,也别一出了皇,就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去龙首谢恩。 只需要让轿子在外停一刻钟,皇帝心里肯定会好过很多。 明白贾家其实和自己一样,都是不得已。 …… 石仲魁见贾政重新恢复了笑容,甚至比之前还要灿烂。 心里却再次叹息一声这一家子都是真是毫无危机,脸上的笑容也跟着灿烂起来,做给一旁的太监看。 随后就用贾家还有喜事为理由,直接就走了。 本想和石仲魁好好聊聊的贾宝玉,忙问道,“这是为何?” 贾母哈哈笑起来,拉着贾宝石解释道。 “我的好孙子,你二姐夫这是要避嫌。免得一会还有圣旨过来,他同为宣旨钦差,站也不是、躲着也不是,只好先走了。” 其他人一听,想想也觉得应该是这样。 王熙凤笑嘻嘻道,“二妹夫果然张的仪表堂堂,一看就是做状元的。只可惜我们倒是见到了他,他却没机会见见二妹妹,说不定此时心里正骂娘呢?” 众人一听顿时哈哈笑起来。 贾母装作生气的样子,心里其实也对石仲魁刚才避开的举动很是意。 加上石仲魁确实相貌英俊,一米七八的身高穿着官服,浑身上下隐隐透出威严,一下子把贾琏都比了下去。 笑骂道,“你这猴儿就会编排你妹妹和妹夫,哪天得罪的他,不给你送年节礼,看你气不气。” “哎呦”,王熙凤一脸不在意表情说道,“那我打上门去,找二妹妹要就是了。妹夫本事再大,总不能把我这个亲嫂子赶出门。 说不得,反而能把妹夫家的好东西,全搬回来,孝敬老太太、大老爷、老爷和两位夫人。” 众人一听,又哈哈笑起来。 “你这个破落户,要是真那么做,你妹夫还真拿你没办法。” 闲聊一炷香,皇那边夏守忠果然不出所料的带着圣旨,直接往贾家而来。 很快石仲魁就得知夏守忠来宣旨,居然只带了两个小太监。 换成政治度稍微强一些人,基本上都能明白,皇帝心里是不的,否则规格绝不会这么小。 甚至有点敷衍了事的意思。 可惜就如石仲魁担心的一样,贾家上上下下全被富贵和权势住了眼睛,或者干脆就是蠢,看不出问题。 旨意宣读完了后,夏守忠也没多留,收了一张银票,说了些恭喜的吉利话就走了。 贾政忙着要谢恩,一家子人也哄哄的没人在意,石仲魁和贾政说了些什么。 却没想到皇帝果然如石仲魁期盼的那样,随意问了句,石仲魁这个女婿上门,就没留下陪着老太太好好说说话? 贾政顿时想起石仲魁的那番话,心里一紧。 他倒是没说‘做人要有远见’的话,而是跪在地上道,“伯谦见我贾家一门朱袍,劝小臣说,既然贾家无一个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,又无军中效力者。 今后做人、做事都需谨慎些。 还说元能得以封妃,那是皇恩浩,全赖陛下大恩。” 皇帝听完嘴角微微上翘,心情大好。 但话到嘴边,却变成了,“朕钦点的这位状元郎就是啰嗦,贾家的忠心,朕是知道的。 他一个侄女婿,如何能如此和卿说话,实在是不知礼。” 贾政本没听出皇帝这话,完全是反话和试探。 只以为皇帝这是真对石仲魁起了不,忙再次叩首解释起来。 这一解释,也让皇帝明白,贾政这人还真和绣衣卫密探传回来的消息说的一样,迂腐、不懂变通,也无权谋之智。 按说这种臣子让他们当米虫就当米虫吧,反正对比其他一些个掌握兵权的勋贵,还有些王爷,贾家本没威胁。 犯不着吃人老虎不先打,却去打偷米的老鼠。 可谁让太上皇拿贾元做局,贾家想避开都避不开。 而且还和王子腾是姻亲关系,这一旦涉及到兵权,就更避不开了。 “去龙首谢恩吧,免得去晚了父皇不高兴。” 贾政也是真傻,居然很是听话的出了,直奔龙首而去。 听到夏守忠禀告的皇帝,脸顿时难看了起来。 随后又叹息道,“但凡贾政有朕的状元一半聪明,贾家也不会沦落到一个正经做官的人都没有。” 夏守忠嘿嘿一笑,“陛下,状元公可是六元及第,千古第一。 全天下能比他聪明的应该也不多。 不过状元公再聪明,还不是陛下的臣子。” 有了贾政之前那番话,皇帝对石仲魁的态度又好了起来。 不过,皇帝又想着反正后天琼林宴之后,石仲魁就得上谢恩表,左右不过几天时间,先等等再说。 夏守忠悄悄偷看了皇帝一眼,见他脸上出笑容,心里也高兴了起来。 上次从石仲魁手里拿了4500两银子,这次他考中了状元,按照约定又是5千两。 加上那次吃饭时的400两,这前后就得了近一万两。 如此快的金主,夏守忠打心眼里就不希望石仲魁出事。 而且这次要是把皇帝和贾政刚才的对话卖出去,也不知道能拿几百两、还是一千两。 不行,就要1千两,毕竟自己刚才那番话,可是向着状元郎的。 至于西红花每月赚到的750两,夏守忠一直都认为是薛蟠的功劳。 石仲魁得知这事时,已经是第二天去大兴见过于洪高回来的夜里。 想了想后,还是决定送六千两过去。 但这次他没全给银票,而是让锦鼠带着紫金红葫芦,放了3900两的几张银票,然后是2100两的银元宝和一些散碎银子。 夏守忠应该能猜测,这是缺银子了。 可夏守忠知道后,只是笑了笑,他才不管石仲魁是否缺银子。 总之得了自己的消息,不给也得给。 这让石仲魁今后明白了,和太监只能谈钱,而且这群人会越来越贪婪。 以至于石仲魁心里一嘀咕,就让锦鼠去了夏守忠藏钱的地方,差点全搬空了。 好在他还算理智,明白一旦要做,那干脆先把夏守忠死,再拿他的钱。 而且这么做也愚蠢的。 光几条消息,就不是一万两银子可以比拟的。 琼林宴其实和鹿鸣宴差不多,无非是参与的人级别更高一些,这次倒是没人非要他作诗,而石仲魁也不想再出风头。 古代同科进士基本上都会自发的形成同盟,石仲魁作为状元,天然就是这200人的领头的,当然更在意拉近大家之间的关系。 不仅酒到杯干,态度和语气还出奇的谦虚、和蔼。 一下子就让很多同科进士们,对他的第一印象极好。 不过可惜的是,拉拢这些人只能算是投资,想获得回报,至少也要三年以上。 而且真正能起到作用的,还是那些大考之后,成为庶吉士留在翰林院观政的那二三十个而已。 这些庶吉士要不继续留在翰林院,默默无闻许多年,把人生目标放在内阁上。 要不就会去御史台和六部当给事中,也就是所谓的言官。 其他的人,一旦外放,那真是十年都不一定见得了一面。 琼林宴之后,除了一甲三人直接去翰林院报道,直接做官外。 二甲、三甲都得留在礼部或者翰林院备考,而这一次大考,可以说直接决定了进士们今后升官的天花板。 重要,丝毫不比会试、殿试差。 所以新科进士们未来三个月,也没心思和功夫互相串门、增进情。 石仲魁写了一份言辞恳切的谢恩表,没等来皇帝的回应。 心思不由全放在了京畿的稻田上。 此时已经是四月初十,京畿一些人家正在准备着播种了,再不行动起来,铁定有御史会参自己一本。 好在自己去年就让大兴土地公,勘探全大兴的稻田,倒是不用担心这项最耗费人力、物力的工作。 却没想到皇帝接了自己的谢恩表后,隔天夏守忠就亲自上门,宣自己进。 石仲魁毫不犹豫就是一张百两的银票递给夏守忠。 这太监偷偷一看,心里就一乐,笑呵呵道,“状元公,陛下宣你进,是遇到了些麻烦。” 皇帝找石仲魁的原因很简单,太上皇加恩于贾家,拉拢了勋贵之后,又出招了。 之前皇帝算计前安乐郡王时,用皇后的名义,下了一道里嫔妃家的老太君、夫人们,年节前可以进见一件嫔妃们的旨意。 这在一定程度上,确实收了嫔妃们和嫔妃娘家的心。 而里要是铁板一块,对太上皇来说就不是好事了。 既然皇帝可以加恩于嫔妃,太上皇干脆明确了每月二、六时,嫔妃、太妃家的女眷都可以入。JzFcBj.cOM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