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看城外人家时,家家热闹,户户喧哗,都安排庆赏元宵,各作贺太平风景。来到城门下,没人阻挡,果然好座东京去处。怎见得……金明池上三柳,小苑城边四季花。十万里鱼龙变化之乡,四百座军州辐辏之地。霭霭祥云笼紫阁,融融瑞气照楼台。”摘自水浒传第七十二回 。 啊,朋友们我算错数了。我以为是写两章刚三千字的可以,结果要两章加起来七千多字……没写完,苟全勤失败,觉没了好多钱。谢在2021-10-31 20:45:02~2021-11-01 00:06:5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的小天使哦~ 谢灌溉营养的小天使:七圆与六娇 10瓶; 非常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 第748章 朱厚照做好人(39) ◎明武宗和小王爷签下契约◎ “草原下雪关我父汗什么事情?” 阿尔没搞懂, 天气的变化和地上的人能有什么关系。 他还是太了。 “话不能怎么说。”萧靖一脸严肃地胡说八道,“打个比方, 朕是大明的天子, 你父亲是蒙古的天子,对不对?老天爷觉得儿子做得不对,它要教育惩罚儿子, 所以才会降下天灾。你父亲肯定是有哪里做得不对,所以老天爷让草原大雪七!若是你父亲不加以改正,恐怕以后会有更大的灾难!” 阿尔完全懵了, 从来没有人告诉他这些东西。他不是特别相信大明皇帝说的这番话, 可耐不住对方的神十分认真。 蒙古小王爷真的被唬住了。 莫非草原大雪,真的是因为父汗做错了事情?! “父汗怎么可能会犯错呢?” 阿尔的声音有些颤抖。 萧靖一副“我跟你说掏心话”的真挚模样,缓缓道:“犯错嘛,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。定是你父亲即将犯下大错, 所以上天才下雪示警。唔,你且说说,是不是你父亲即将犯下杀孽?” 阿尔心虚地说:“是,是吧?”父汗曾想过带兵攻打大同,这打仗哪里有不杀人的? 小王爷瞧着像是天真的孩子,他这个真少年被萧靖这个装的老鬼忽悠得一愣一愣的。萧靖早猜到蒙古人会不安分,因为北方有雪灾, 大家的子都过得不好,所以蒙古人蠢蠢动想要出兵劫掠。 事实上哪里会因为蒙古人想要出兵,所以老天爷下雪惩罚? 皇帝忽悠人时用的逻辑关系,本来就是颠倒过来的。 可是阿尔没察觉, 他真的以为自家的情况被说中了!他的脸一白, 心想莫非老天爷不想要父汗出兵, 所以天降大雪? 少年焦急地说:“陛下,我该怎么办呢,求你帮帮我们吧……” “帮你们也不是不行。”萧靖一脸和善地说,“停止兵戈和杀戮,上天会赐福于你们的。今年,老天爷赐给朕瑞兽当康和丰收的粮食,朕可以借一万石粮给你,但是来年立秋的时候你要拿一万头牛马来还。” “还?”阿尔不想还,他家想白吃。 “有借有还,再借不难。”萧靖抓着阿尔的手,要按手印签订契约,“你若是不还,朕明年上秋天你家去拿。” 阿尔稀里糊涂地按了手印,他看到自己的红手印盖在一张绢上面,皇帝告诉他大明愿意支持鞑靼部一万石红薯。 一万石是什么概念? 一石差不多有一百二十斤,一万石就是一百二十万斤。一百二十万斤红薯全部做成稀的,勉强能做出来六百万斤稀饭。如果按照每人每吃一斤稀饭来计算,六百万斤稀饭足够养活十万人吃六十天。 这批红薯能让鞑靼的穷人饿不死,熬到天气升温的时候。至于大贵族有牛有马,他们没有粮食,难道不会把冻伤的牛马杀掉吃吗? 萧靖从来没有小看鞑靼部的实力,他们喊穷,的确是有很多穷人。可是喂了草原上的,对他有什么好处呢? 阿尔以为自己占了大便宜,得了粮草,快快乐乐地出了门。他没资格走承天门的正门,走的是旁边的掖门。 其他鞑靼人运送红薯先走,阿尔和几个护卫是最后走的。蒙古小王爷看完元宵节的灯,方离开北京。有探子报予锦堂老人,说蒙古小王爷出手阔绰,买了不少东西。 “哟,是个有钱人呐,果然越有钱的人越喜占人便宜。” 万岁拿着线报进门,他一番怪气,屋里的姑娘顿时察觉到了。小张抬头问:“谁要占万岁的便宜?” “还不就是那群鞑靼人。”萧靖坐下来,长出了一口气,“这回小出血,终于把这群打秋风的打发走了。” 张嫣给他递了一枚枣子,笑嘻嘻地说:“您就任由他们占便宜?”别人她不知道,可是眼前的人她最了解。他抠门又小气,想要占他便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 萧靖在强迫蒙古人签订契约的时候,早已经想好对策。他说:“今年秋天要亲征,甭管打不打仗,要到北方各地巡视一圈。东官厅的人养了那么久,是时候要拉到边镇遛一遛。鞑靼人信守承诺,按时送还牛马还好。若是他们没有契约神,大军直接上他家,把鞑靼人的牛马拉走。” 皇帝的事情能叫抢劫吗? 不能啊! 那叫御驾亲征。 万岁今年实岁十八岁,虚岁能算二十。二十岁对于一个男人来说,不再是小孩,是能做正经事情的大人。在原身的记忆当中,鞑靼人会在八月出兵,十一月,甘肃巡抚战死。也就是说,今年明朝皇帝陈兵在北方是很有必要的。 他说:“等料理完鞑靼人的事情之后,我们去河北霸州,再去山东,理由我都想好了,就说要到泰山祭祀。沿途的吏治需要整治,为非作歹的地主豪强必须要打倒,不然往后可能会有一波起义军……刘六刘七起义,嫣儿可有听说过?” 张嫣一想到这茬,心里糟糟的。她回忆着刘儿的记忆,道:“怎么可能没听说过,当年这件事情闹得那么大,便是我这样的小平民也听说了。因为都姓刘,我爹还叫我躲着人走……” 正德四年,八月,鞑靼人南下抢劫。正德五年,河北刘六刘七起义。鞑靼人抢完东西就跑,总体来说没有对明朝造成伤筋动骨的大问题。反观起义的风波闹得越来越大,起义军号称拥有步骑十三万众,打出“直捣幽燕之地”、“重开混沌之天”的旗帜。 后世对于刘六刘七起义的介绍不多,但是许多人肯定都知道一个词。 里气。 (刘)里(六)(刘)气(七)的典故出自于这一次起义,不知道是明军对于起义军的污蔑,还是刘六刘七的军队当真作风不正。 萧靖想的是,若是他能借着祭祀泰山的由头,路见不平拔刀相助。皇帝把当地百姓都安抚好,大家子过得不错,傻子才跑去造反。 如此一来,起义的风波可能会减到最低,或者不会出现。 “我觉得我好难。”他低头摸着致的青花瓷茶盏,“福气没有享受到,事情特别多。” 正德四年,初 阿尔在北京顺利要到粮食,这在鞑靼部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! 少年骑在马背上,北风面吹过来,身上却是一点儿都不冷。他在里头连续穿了三件衣,这是鸿胪寺官员教他的穿法,说这样穿衣特别保暖。 “父汗——” “哥哥——” 明朝的军队押送着一万石红薯,从宣府出关,走这条路线去蒙古更快。将军把红薯送到鞑靼人的领地范围内,话没有多说,人带兵转头走了。 鞑靼人的骑兵围了上来,他们没有追着明军,而是齐齐地围着明人送来的粮食。有人翻开车上装粮的竹筐,看到一个个沾着泥的红薯,忍不住窃窃私语—— “这个东西能吃吗?” “没见过啊……” “明人这就走了?” “这是白给我们的吗?” 阿尔学会了红薯等食用方法,他告诉族人们:“这个东西叫做红薯,红薯能烤着吃,也能煮粥吃。红薯的味道是甜的,吃起来面面的,我觉得很好吃,比米面还好吃。” 大汗派人将红薯烹饪,两刻钟之后,众人品尝红薯,确认明军送来的红薯是可以果腹的食物。 达延汗没想到小儿子真的能从明朝皇帝手里占到好处,他吃着水煮红薯,心情格外美好。他表扬小儿子能办事:“阿尔好样的,你问大明要来粮食,本汗奖你十匹良马!” “这些不是白给的……”阿尔惭愧地低下头,“是明朝皇帝跟我换的。” “换?”达延汗的声音瞬间拔高。 阿尔觉得自己没本事:“明朝皇帝说了,他借给我们一万石粮食,却要我们在秋分的时候还他一万匹牛马。” 达延汗不以为然,红薯已经到了他的嘴里,怎么可能再吐出来了。他要是不还牛马,大明皇帝能把他咋地? 他教育儿子:“阿尔,你还是太了,别人吓唬你,你居然信了。” “父汗,大明皇帝还说,还说了……”阿尔咬了咬牙,道,“他说你做得不对,所以草原上才会下好几天的大雪。他说这是上天在预警,你要是继续劫掠,会有更大的灾难。” “放!” 什么上天预警,达延汗是不信的。 他相信拳头大就是硬道理。 他据自己和大明对战的经验,很自信地告诉儿子:“明人的战斗力不如我们,我们便是南下劫掠,他们也不敢反抗。明人依靠种树御敌,真是愚蠢至极……” 弘治皇帝是一个种树达人,种树超百万,以一己之力撑起大明版蚂蚁森林。 北京,有大臣请示皇帝。 “陛下,宣府等九边开是否继续种树?” 萧靖认为种树不能抵挡蒙古铁骑,但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。为了世世代代的环保事业,为了以后沙尘暴不要吹到北京,种树一事是可行的。 万岁曰:“允,照旧例种树。” 作者有话说: 关于鞑靼人南下抢劫,有参考《明史》:“闰九月,小王子犯延绥,围总兵官吴江于陇州城。冬十一月甲子,犯花马池,总制尚书才宽战死。” 关于刘六刘七起义,有参考资料:刘六、刘七,河北霸州人,因不堪地主豪强的兼并和榨,同齐彦名等在霸州等地打家劫舍,时称“河北响马”。正德四年,明朝政府“专理捕盗”,刘六、刘七家属均遭迫害。齐彦名被捕,后被刘七等破狱救出。五年十月,刘六、刘七在霸州领数十骑起义,迅速发展为万余人。起义于山东的杨虎率所部同刘六等人会合,义军更加壮大,活动于京师之南和山东地区。次年三月,起义军连下河北博野、饶、南等州县,继入山东,攻克照、曲、泰安等二十余州县。 谢在2021-11-01 00:06:55~2021-11-01 23:10: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的小天使哦~ 谢灌溉营养的小天使:财宅女 10瓶;?℡墨痕☆ 5瓶; 非常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 第749章 朱厚照做好人(40) ◎明武宗的植树节◎ 要说大明版蚂蚁森林的传统, 大约是从太//祖皇帝的时候传下来的。 □□年少时候过得穷,饿过肚子, 他命令屯田军民大面积种树的目的是预防饥荒。他下旨选取的树种主要是桑树、枣树、柿子树、栗子树和核桃树这类能产果实的。 桑树的叶子能养蚕, 桑葚能吃。 枣树能结枣子,枣子能吃。 栗子树长出来的栗子能储存起来,以备青黄不接之时。 柿子树不畏严寒、耐旱涝, 好种!柿子甜,柿饼好吃! 核桃树结的核桃能吃,还能榨核桃油。 由于□□皇帝大范围推广种树, 洪武二十八年, 湖广布政司上报种植桑、枣、栗、柿、核桃等树共计八千四百三十九万株。从老祖宗那一代人开始,往后的明朝皇帝都支持种树,主要目的是通过植树救饥荒。JzFcBj.cOm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