邱成文听罢点了点头,他思考着正准备走开,忽然想到了离开的林伯涵。 林伯涵是和王浩一起做拓扑相关的研究,王氏几何的论文上还有林伯涵的名字,他选择去西海大学可以说是正确无比。 现在换成了考切尔-比尔卡尔…… 比尔卡尔是菲尔兹得主,代数几何的超级专家,肯定不是林伯涵能相比的,但对方可是王浩啊! 邱成文的心脏一颤,忽然有种不祥的预。 …… 凝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。 有关重力研究的技术换谈判一直在持续着,谈判的双方都有自己的需求,同时,也互相不信任。 这就是矛盾的地方。 阿迈瑞肯团队的需求,就是希望能够得到超导理论机制研发和重力实验有关的部分,换句话说,他们想知道怎么做后续研究。 国内团队的需求就是想得到提升重力强度有关的技术。 在重力的研究上,阿拉莫斯实验室进行了很多年,也肯定投入了大量的经费,他们的主方向是重力强度,自然在这方面有着很高的技术水平。 王浩也希望得到阿拉莫斯实验室提升重力强度的技术。 重力实验才是本。 其实他和菲利普-罗雷尔的判断类似,都认为反重力强度肯定有一个极值,但他不认为会是百分之四十,而是要高的多。 如果相关的研究能够达到极值,那么最少在重力场强度研究上,就已经走到了顶峰。 当然了。 即便是能够研究到极致的水平,重力技术依旧没有应用的可能。 这样技术想要实现应用,前提必须是超导技术大规模普及,否则光是成本一项,就本是不能接受的。 不过,有了重力的研究做基础,在继续去研究超导技术,相对就容易了许多。 国内团队想要技术。 阿迈瑞肯的团队想要理论,想知道怎么去结合实验进行后续研究。 如果换做是互信的对手,双方肯定能够就快速达成一致,但正是因为双方的不互信,本不会亮出自己的底牌,结果谈判迟迟没有进展。 国内团队的代表针对争议问题,直接去咨询了王浩。 王浩给出的答案是,“理论,再包括实验方法都可以给,最好是能直接公开,但是技术不行。” 换句话说,给阿迈瑞肯实验方法没有问题,甚至是向全世界公开都没有问题。 这主要是因为靠自己不可能完成研究。 如果不把相关的实验方法公开出去,就等于自己继续闷头做研究,重力的技术可能会有提升,但超导方向的研究肯定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。 一项新的理论研究,肯定要很多团队一起做。 实际上,国际上的研究都是如此,理论是可以直接公开的,而大部分理论研究都是国际合作展开的。 比如,粒子对撞机项目。 这个项目是全世界很多国家、机构,参与一起进行研究的,实验数据也对全球共享。 但是,一些直接的高端技术,就本不可能公开了。 如果能用实验方法换到高端的技术,也是非常值得的事情,王浩也对于自己的研发能力非常自信。 哪怕阿迈瑞肯投入更多的经费,有更多的科学家一起参与研究,他也相信自己的研发,一定会比对方速度更快。 阿迈瑞肯的团队也是这么想的,他们拥有更多优秀的科学家,也能够投入更多的经费。 如果双方是站在同一个起点进行研发,他们非常确信自己会更快掌握高端技术。 谈判,总会有一个终点。 虽然双方没有互信基础,但因为是各取所需,还是在某些方面上达成了一致。 阿迈瑞肯的团队,可以提供一种让反重力效果达到百分之二十五的实验方法。 国内团队则表示,可以提供反重力效果达到百分之十二的试验方法。 这个说法让阿迈瑞肯到惊讶,他们最初的判定是,国内对于重力场的研究,强度进展应该在百分之十左右。 不过数值只有百分之十二,也没有超过太多,还是在预料之中的。 双方互换了实验方法报告,但工作并没有完全结束,他们只是在技术上进行了换,还需要国内方面公开重力实验,联系超导机制研究的方法。 …… 换实验方法只是最初的合作,双方还必须要针对对方的实验方法进行验证。 王浩很快就得到了阿迈瑞肯团队提供的实验方法,里面谈到了一种全新的设计,让超导材料以球型节点的方式进行间隔排列,并把整体布局设计为球形。 “这个很新颖……” “不过,应该是改过的吧?”王浩对于重力实验布局的设计太了解了,他结合自己的理论很快就找到了问题。 整体是球形设计肯定是不对的,因为球型会使得重力场向四周扩散,而不是集中到一个方向。 虽然设计是改过的,但百分之二十五的数值不会错。 244工厂那边已经进行了验证。 这种全新的材料布局设计,也能帮助王浩对于实验更加的了解,实验过程中检测到的数据,还能一定程度上,帮助继续完善王氏几何。 “如果能把球形设计的方法,嵌入到我们原本的设计中,那么提升是……” 他仔细计算了一下,很快就有了结果,“百分之三十五以上!” 他们原本的数值就达到了百分之二十四,加入一种全新的方法以后,重力场数值直接就能提升百分之三十五以上。 这已经是很高的数值了。 王浩觉得数值还可以再高,他想到了一种两种材料叉并进的设计。 不过,暂时不着急。 当双方已经谈好了换内容以后,就进入到下一级,互相验证对方内容以及履行换条款的阶段。 所以王浩要去首都了。 他也对于去首都十分期待,阿迈瑞肯团队的人员中,包括直接参与重力研究的物理学家。 那么去一趟首都和对方谈一下重力实验,最好是能给对方讲解一下实验,应该会有很多灵收获吧? “既然谈好了技术换内容,一定要仔细的讲解给对方听,让对方知道该怎么做实验,千万不要因为不理解,而影响到实验结果。” “这也就当是‘售后’服务了。” “作为一个科学家、学者,而不是政-客,就是这么大公无私,就是这么乐于助人!” 王浩带着巨大的期待去了首都。 第二百二十章 值得敬重的学者!刘云利:我们是真完成了大成果啊! 凝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大楼。 有很多人在等待着。 其中包括在研究中心工作的学者,包括负责谈判的小组人员,也包括阿迈瑞肯过来做技术谈判的人员。 人群的边缘是布莱登-奥尔布赖特。 他是阿迈瑞肯能源部的官员,也是做技术换的主要负责人。 菲利普-罗雷尔就站在旁边。 阿迈瑞肯来谈判的人员,对于王浩到来也非常重视,因为王浩是真正的顶级学者,放在世界都很有影响力,同时,王浩也是重力实验联系超导机制研究的核心研究人员。 不管到任何国家,有能力的科学家都是非常受重视和尊敬的。 他们到门口来接,也是表示对于王浩的尊重。 奥尔布赖特静静的看着远处,微眯着眼睛对罗雷尔说道,“罗雷尔先生,在这项技术上,王浩博士才是关键。” “接下来就是你们之间的。尽量得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,我们究竟能有多少收获,还是要看你了。” 菲利普-罗雷尔自然明白奥尔布赖特的意思。 王浩到来代表着技术换进入实质阶段,接下来就是他们学者之间的接触,他们需要的是重力实验联系超导机制研究的信息。 这一部分信息得到了基础的资料,但资料肯定是不完全的,也只是一些报告、介绍,最多加一些实验内容而已。 如果能从科研人员嘴里套出相关的信息,会对于未来的实验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。 重力方面的研究也一样。 即便是得到了相关资料,也用实验证实了内容,但一些细节和理论结合的内容,还是需要继续研究。 如果能够得到详细的信息,就会让实验研究快速的得到进展,同时也能够了解对方真正的进展。 菲利普-罗雷尔思考着也觉得很郁闷。 他确实是项目的负责人,但技术换问题上并不是他能决定。 他毕竟只是一个科学家,是一个学者。 如果不是牵扯到保密问题,他更希望做一个纯粹的学者,专注于自己的研究中,而不是在这里‘勾心斗角’。 在谈判的团队里,他确实是二号人物,但也只是一个‘技术顾问’的角。 他没有决定权。 终于,车子停在了大楼的门口,王浩从汽车里走了下来。 人群也立刻了上去。 好一番寒暄过后,他们才一起走进了研究中心。 …… 王浩的到来意味着技术换进入到学者沟通的环节。JZfcBJ.COm |